首页 > 文化 >

探索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婚恋习俗,你知道几个?

发布时间:2024-10-25 15:32:44来源:
云南少数民族有许多独特的婚恋习俗,在外人看来可能比较新奇:
  1. 摩梭人的走婚:

    • 居住在滇西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,保留着最古老的婚俗 —— 阿注婚。这种婚俗的特点是男不娶、女不嫁。摩梭族至今还是母系社会,家中所有的后代都由女性一方承担,男子可以不履行养育职责。

    • 摩梭族的男女白天会集体活动,促进彼此沟通感情、了解对方。若两人看对眼,便可以在晚上进行走婚。晚上男子会顺着外墙,悄悄地爬进女子的花楼里,两人共度一夜后,男子天亮前要离开。之后若是女子怀孕生子,也由女方家照顾。

  2. 白族的 “掐新娘” 与 “转山岭”:

    • “掐新娘”:白族姑娘出嫁时,全村人都要争相去掐新娘子美丽姣好的脸蛋,有着 “掐一把喜洋洋,掐两把幸福长,掐掐扭扭闹洞房” 的说法,掐得越狠表明对新人祝福越深,而新娘要强忍痛苦陪笑脸。

    • “转山岭”:白族婚后有这样一个规矩,每年的某个时段会给家庭成员三天时间,去往日情人在的地方互诉衷肠,可以卿卿我我甚至同居,别人无权干涉,三天过后还是要回到原来的家庭。

  3. 布朗族的两次婚礼与婚后分居:

    • 布朗族青年男女结婚需要举行两次婚礼。第一次婚礼之后,新郎仍在男方家劳动、生活,只是晚上才到妻子家住宿;新娘则劳动、生活、居住在娘家。这种生活一般要经过三年,期间女方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,同时也属女方家庭的成员。三年后,夫妻恩爱、感情融洽,就可以举行第二次婚礼,届时妻子携子女正式到男方家生活,个别感情不和的,可在这三年内离异。

  4. 哈尼族的 “捶新郎”:

    • 在云南部分哈尼族聚集地区,迎亲时有 “捶新郎” 的环节。迎亲队到女家后,大家会先吃喝一番。过一阵子,头系红绸、胸前挂满银饰的新娘羞涩地出现在迎亲队前,走到新郎面前时会突然愠怒,举起双手向新郎劈头盖脸地捶去。新郎东躲西闪、毫不还手,大家则起哄助兴。当新娘捶够了、破涕为笑时,新郎才说可以走了。“捶新郎” 的本意是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诚。

  5. 傣族的 “男嫁女”:

    • 傣族人家基本上是重女轻男,孕妇如果生了女孩,就大宴宾客三天;如果生了男孩,则不通知任何人。傣族男人要上门当女婿,先做三年苦力,第一年上山砍柴火(要砍够十年的柴火量),第二年上山割橡胶、下田种地,第三年采矿采银、打制银饰。三年熬过后,女人在外面做事,男人在家里享福做饭带孩子。

  6. 景颇族的设路障迎亲:

    • 景颇族举行婚礼时,新娘在将到新郎家的路上,要越三道路障。事先由村子里的孩子们拾来树枝、竹条、旧篱笆等设置障碍,并分工把守。第一道路障由一群女孩子把守,迎亲队伍中的 “长统” 要倒出竹筒里的水酒给小姑娘喝,并送上喜糖和喜钱;第二道路障由一群男孩子阻拦;第三道路障是一些三四岁的娃娃。不同的路障有不同的解决方法,但都是对新娘的一种良好祝愿。

  7. 傈僳族的 “来苏传情”:

    • 傈僳族男女青年往往通过以物代信的 “来苏” 往来讯息、谈情说爱。当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后,就用一张白纸或芭蕉叶包上一样长短的茅草两小截、完整的大蒜一个,槟榔、草烟各一撮,再加嫩绿的树叶两小片,面对面合在一起包住,并用红线扎好,送给他爱着的姑娘,这就是 “情书”。

  8. 怒族的以曲代谈恋爱:

    • 怒族青年男女在恋爱的初期,男青年以琵琶来表达思想感情以传情达意,女青年感到意中人来求爱了,便以口弦对答。双方可以不说一句话,完全靠演奏曲调交流,直到情投意合为止,有的怒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完婚都没有讲过几句话。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